中國藝術品理財網 2016-09-23 13:24
9月23日上午,山東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落成開館儀式在臨朐窗博城隆重舉行。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硯文化聯合會名譽副會長張維業,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硯文化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金彤等出席。張維業副會長致辭并啟動開館。
山東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位于臨朐東環路中國國際門窗幕墻博覽城,館舍面積1800余平米,展出紅絲硯500余方。集中展示了臨朐紅絲硯發展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與紅絲硯雕刻藝術風采,是我國首個集紅絲硯征集保護、收藏研究、展視互動、學術交流、文化傳承教育于一體的非國有紅絲硯博物館。
出席開館儀式的還有:濰坊市人大原副主任李本躍、臨朐縣副縣長趙同祥、山東魯硯大師姜書璞、山東省魯硯協會執行會長傅聿勝、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趙桂炎、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愛軍、臨朐縣紅絲硯協會會長安同昌等及來自全國硯界的專家、制硯家和愛好者、各界群眾200余人。
◎相關報道
2016-09-24 硯臺之家
山東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開館:
呈現一部硯臺發展史
9月23日,山東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正式開館。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聯合會名譽副會長、武警部隊原副參謀長張維業少將,常務副會長金彤,辦公室副主任蘇銳;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趙桂炎,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愛軍,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姜書璞,山東省魯硯協會會長傅聿勝,濰坊市**原副主任李本躍,臨朐紅絲硯協會會長安同昌,臨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趙同祥,山東東沂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館長李德雨及山東省魯硯協會各地工作站負責人,來自全國各地的硯友、愛好者出席開館儀式。
1、山東東沂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館長李德雨介紹博物館籌建情況
2、臨朐紅絲硯協會會長安同昌致辭
3、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聯合會名譽副會長、武警部隊原副參謀長張維業少將致辭
4、啟動儀式
5、參加開館儀式
臨朐縣歷史悠久,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首批文化模范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中國紅絲硯文化產業基地。一代代紅絲硯人,在制硯上精益求精,利用紅絲石的色彩和紋理變化莫測,因石施藝,巧借天工,妙用石色,形成了“天人合一、典雅和諧”的制硯風格?!段髑宄幾V》中稱紅絲石“石硯紅絲映帶,鮮艷逾常,而質古如玉,洵為佳品?!比毡緯颐肥孢m在考察臨朐時盛贊“臨朐紅絲天下硯”。
圖6、紅絲硯
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正是承接這一深厚的民族瑰寶,發揮其獨特的地域優勢與文化積淀,制作和收藏紅絲硯精品、傳承和弘揚紅絲硯藝術、研究和宣傳紅絲硯文化,為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盡力。
圖7、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全體人員
歷史資料陳列區,以深厚的紅絲硯文化為主線,以時代演進為順序,展出圖片、拓片、文件等歷史資料上百件,展現了唐中和年間紅絲石始開采制硯、宋代唐詢組織采石制硯著述、清乾隆皇帝御銘等歷史資料,展示了從1965年恢復開采紅絲石至今繁榮紅絲硯文化的發展歷程,再現了紅絲硯文化發展的歷史畫卷,闡釋紅絲硯文化的獨特韻味,繼承與弘揚獨具魅力的中國硯文化。
圖8、參觀紅絲硯博物館
歷代經典硯式展,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山東工藝大師張國慶率領團隊,遍覽歷代經典硯式,廣泛搜集制硯資料,梳理出古硯形制的發展脈絡,歷時五年,精心仿制,以紅絲石為材,原式、原尺寸再現了漢、唐、宋、元、明、清及當代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器物,系統展現硯文化藝術與歷史,展示了歷代硯式演變軌跡,呈現了一部硯臺發展史,再現五千年光輝燦爛的硯文化。
圖9、部分歷代經典硯式
博物館聘請名師,歷時三年,以臺灣故宮博物館藏《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一書所記載的89盒硯及2套硯屏為參照,探索清宮御用硯雕工藝,以精美的紅絲石為硯,以松花石為盒,原尺寸、原式樣精雕細刻出仿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以及不同時期的作品89方硯、2套硯屏,形神俱佳,展現了清代宮廷硯雍容華貴的魅力。
圖10、部分紅絲宮廷硯
館藏當代精品紅絲硯500余方,展出自1965年恢復紅絲硯至今紅絲硯制作代表性的硯臺,展示了紅絲硯華麗和諧、美輪美奐的天然美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藝美,也展示了紅絲硯恢復發展以來五十多年制硯上的發展與變化。
圖11、當代精品紅絲硯
山東東沂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館長李德雨表示,將以傳承、研究、弘揚紅絲硯文化為宗旨,定期舉辦硯文化展覽、編著出版硯文化著作、開展硯文化講座研討,為傳承文明、服務社會貢獻力量。
2016-09-17 硯臺之家
硯臺之家,傳承和推廣硯文化!
圖一:臨朐紅絲硯協會在大唐紅絲硯博物館商討布展工作
圖二:展廳一角
2016年7月,山東省文物局發文確認設立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經過十余年的收集、積累、整理,國內首家紅絲硯博物館在山東省臨朐縣建成,將在9月23日舉行開館典禮。
圖三:展廳一角
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是集紅絲硯征集保護、收藏研究、展示互動、學術交流、文化傳承教育于一體的非國有博物館,位于山東省臨朐縣東環路中國國際門窗幕墻博覽城二樓,館舍面積1800平方米,館藏紅絲硯500余方。分為三個展區,一是紅絲硯歷史資料陳列展區,以圖片、影像、實物等形式還原了紅絲硯自唐代以來的歷史,展示了紅絲硯豐厚的文化底蘊;二是歷代經典硯式展區,以紅絲石為材,原式再現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硯式,展示了歷代硯式演變軌跡,梳理出古硯形制的發展脈絡,再現五千年硯文化;三是當代精品紅絲硯展區,展現了從1965年恢復紅絲硯制作至今紅絲硯的發展和變化,展示了紅絲硯華麗和諧、美輪美奐的天然美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藝美。特別展出了以精美的紅絲石為硯,以松花石為盒,原尺寸、原式樣再現臺灣故宮博物館藏《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一書所記載的89盒硯及2套硯屏,展現了清代宮廷硯雍容華貴的魅力。
圖四:展廳一角
博物館以傳承、弘揚、交流紅絲硯文化為宗旨,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博物館將定期舉辦紅絲硯文化展覽、編著出版硯文化著作、開展硯文化講座研討,打造紅絲硯文化交流平臺、展示平臺和教育基地。
圖五:紅絲硯 仿清代花籃硯
長*寬*厚:24.2*15*4.1厘米
圖六:(兩圖)紅絲硯 仿陳端友制竹筍形硯
長*寬*厚:17*11.5*3.5厘米
圖七:紅絲硯 仿清宮梅石圖硯
長*寬*厚:13*9.3*2.8厘米
圖八:紅絲硯 仿清宮山水硯
長*寬*厚:12*9*2.8厘米
圖九: 紅絲硯 松樹硯
長*寬*高:18*15.5*6.2厘米
圖十: 紅絲硯海上升明月
長*寬*高:19.3*12.3*3厘米
圖十一:紅絲硯 枯木逢春
長*寬*高:21.2*15.5*5厘米
(來源分享::山東臨朐大唐紅絲硯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