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作者:李楊 2017-01-25 17:04:01
齊魯網濰坊1月25日訊(記者 李楊)年畫在漢族民間是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隨著春節臨近,濰縣木板年畫也迎來了一年中銷售最旺的時節。25日上午,齊魯網記者來到濰坊古玩城,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殿英之子張運祥進行了采訪。據張運祥介紹,臨近年關,他接到的木板年畫訂單還沒有全部趕制完成。目前,全家人都忙得夜以繼日,爭取將一幅幅精美的年畫按時制作出來。
年畫寓意吉祥平安 深受市民歡迎
從臘月至今,張運祥的生意忙得不可開交。即便在接受采訪時,他與家人還在不停地印制年畫。據他介紹,木板年畫深受市民喜愛。在古代,每家每戶逢年必貼年畫。年畫一般分為粗貨年畫、細貨年畫和黑貨年畫。這幅小小的年畫,成了古人過年不可或缺的節日印記。究其原因,張運祥介紹道,年畫內容寓意吉祥、平安,與老百姓的節日期許一致,所以人人都會“圖吉利,求平安”。此外,從裝飾角度而言,年畫大紅、金黃的色調又會給人欣欣向榮、大吉大利的心理暗示,進而讓家居顯得更加美觀。逢年過節張貼年畫,一是成本不高,二是美觀大方,何樂不為?就算到了今天,年畫也還是不少人過年必須張貼的一件藝術品?!敖衲晔请u年,‘雞’與‘吉’諧音,因此年畫中畫上一只公雞,就預示著大吉大利。同樣,《三元》、《報喜》這類作品同樣也是寓意吉祥,如今在農村還有很多人會在木門上張貼年畫?!彼嬖V齊魯網記者。正是由于年畫具有一種特殊的寓意和符號作用,所以才能具備深厚的群眾基礎。
年畫藝術代代相傳 文革時期仍未斷代
據張運祥介紹,他自幼跟隨父親張殿英學習木板年畫制作的各項技藝。從磨板到刻板,從調色到上色,他也是吃了不少苦才學到雕刻、印刷的精髓?!皠e看有的木板年畫僅有方寸之大,但包含在其中的雕刻、印刷等技能一項都不少?!睆堖\祥表示,“這些‘娃娃功’看似十分枯燥,但包含不少門道?!彼e了一個例子,在刻板環節中,刻刀的角度不同,所刻出的紋路的效果也不同。就像拼音中的平仄一樣,深刻和淺刻自然效果不一。有深有淺、有收有放,這些復雜的線條、色調組合使得年畫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從唐宋至今,濰縣木板年畫一直代代相傳,即使在文革時期仍未斷代。張運祥拿出一套木板年畫圖冊,上面的一幅《光榮人家》刻的正是文革時期的景象,而這類作品并非一例。在他看來,年畫藝術之所以欣欣向榮,與其活潑的藝術表現方式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密不可分,而他師承其父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木板年畫市場活躍 32米長卷能賣到10萬多
談起如今木板年畫的市場行情,張運祥表示“十分可喜”。作為非遺的重要門類之一,濰縣木板年畫與楊柳青、桃花塢一道躋身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年畫派系。尺幅雖小,形象萬千。濰縣木板年畫題材最為豐富,風格多變,令人目不暇接。從市場表現而言,20厘米見方的普通年畫售價在20-30元;經過裝裱而成的門神、財神系列售價高達數百甚至上千元。在他眼中,尺幅長達32米的《農家樂》市場售價高達10余萬元。該作品屬于無接縫長卷,只要有一處謬誤整幅作品必須作廢。要完成這樣一幅作品,著實要忙上一年半載,期間的辛酸只有藝人自知。
有大有小,有粗有細。形形色色的年畫因做工不同,售價也高低不同,足以滿足各類消費層次人群的需求。作為張殿英的傳人,張運祥將繼續創新各類年畫創作技法,以創作出更多長幅佳作為自己今后的首要任務,從而將濰縣木板年畫這一藝術瑰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