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30 歲
技術職稱:古琴中級師
榮譽職稱: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諸城派古琴
從藝年限:14年
單位及職務:北海琴社社長
所屬地區:諸城市
師承:張子盛
徒弟:
瀏覽次數:8714
趙梓皓,男,1992年生,祖籍萊州,生于濰坊,青年古琴演奏家,全國古琴中級師資認證,畢業于北京文博學院文物鑒定專業。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中國民族器樂學會諸城派古琴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古琴學會培訓中心教師、天津琴院教師、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濰坊分館館長、濰坊市音樂家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北海琴社社長。
2008年師從著名琴家張子盛先生研習古琴,為其入室弟子。曾獲中國民族器樂古琴職業青年組金獎。風格沉穩精煉,內透諸城風骨,善彈《秋鴻》、《搗衣》等大曲。
2012年4月成立濰坊首家職業琴館"北海琴社",常年于北京、山東兩地授課,所授學生已達數百人。
參演"北大新春古典音樂會 "、"天津新年聯誼會"、"紀念李禹賢古琴專場音樂會"、"北海調玉琴--中國古琴名家音樂會"等大型古琴音樂會幾十余場。2013年5月組織籌辦"北海之春"--濰坊首場大型古琴專場音樂會,并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主辦,濰坊市音樂家協會、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北海琴社共同承辦,音樂會取得圓滿成功并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2014年5月9日至11日,組織策劃了由中國民族器樂學會、中國古琴學會、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及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并由中國民族器樂學會諸城派古琴藝術中心、濰坊市音樂家協會及北海琴社共同承辦的首屆"中國·濰坊古琴藝術節"。在藝術節上,舉辦了包括"全國名坊制琴展"、"中國古琴名家音樂會"、"山東琴集"及"名家古琴專題講座"等在內的多項活動,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及知音前來參加。
雅集
2011年7月與琴友在著名藏琴家田翔千故居成功組織濰坊首次古琴雅集,此后每月定期舉行,至今已近四十場。期間還于2011年底舉辦"齊魯雅集"、2012年7月舉辦周年雅集、2013年7月舉辦兩周年雅集暨"山東雅集"等全省范圍的大型雅集,來自濟南、淄博、青島、聊城、濟寧、煙臺、威海、棗莊等各地琴友前來參加。
濰坊北海琴社簡介
濰坊北海琴社成立于2012年4月,因濰坊古稱北海而得名。是濰坊首家專業教授古琴彈奏的職業琴館,亦是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濰坊分館。北海琴社正是依托于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本著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古琴藝術為本,追求以心取韻、心韻合一的教學理念,通過對古琴演奏技巧的學習與詳細解讀,使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的學員熟練掌握琴曲的彈奏;通過對古琴文化的解讀,使學員逐漸體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通過各種活動將古琴這一傳統文化得以發揚與傳承。
北海琴社定期舉辦古琴展覽、名家講座,每月一次雅集,定期邀請古琴名家舉行雅集,不僅讓學員近距離聆聽大師的演奏,體驗古琴的內蘊文化和與平和淡雅之美 ,而且可經常參加各種演出活動。琴社備有專業演奏古琴,供學員上課使用。學員在達到一定水平后,可由社長直接推薦成為中國古琴學會會員或終身會員。優秀學員可由社長推薦參加中國古琴學會的相關演出活動。琴社為中國古琴學會演出的索票點,學員可優先索取,且統一組織親臨演出現場。直觀感受各派大師所帶來的古琴盛宴。
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簡介
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是由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器樂會會副秘書長,天津七弦琴院院長,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張子盛先生于1999年在天津文廟創辦了國內首家職業琴館。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古琴藝術為本,并以其近二十年的教學經驗基礎上精心研發,規范科學的教學體系,獨樹一幟領先琴壇。培養了大批古琴學院,社會師資力量等,其中多有享譽琴界的琴師,演奏家。琴館現已在京津,河北,河南,山東等多地開設分館,傳習琴藝,弘揚琴道,誠結天下知音。
2015年12月第四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中國民族器樂古琴職業青年組金獎。
“北海之春”古琴專場圓滿結束
2013-05-17 23:33:58
5月12日晚,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主辦,濰坊市音樂家協會、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及北海琴社共同承辦的“北海之春”古琴專場音樂會在濰坊文化藝術中心如期舉行。此次音樂會是濰坊市舉辦的首次古琴專場音樂會,同時也是慶祝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周年的全國性系列活動之一。為此,濰坊市首家職業琴館——北海琴社的社長 趙梓皓老師特邀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張子盛先生等知名琴家親臨現場,為廣大市民朋友呈現了一場高水平的專場古琴音樂會。
本場音樂會為公益性活動,觀眾憑票免費入場。演出前三天,所有門票就已發放一空。當晚,600余人的中心會堂座無虛席,有不少觀眾特意從濟南、淄博、青島甚至北京等外地城市慕名而來,欣賞此次音樂會。
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局、文聯、音樂家協會、美術家協會及書法家協會的領導及嘉賓出席了音樂會,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丁漢邦先生為音樂會致辭,高度評價了此次音樂會舉辦的意義,并預祝音樂會圓滿成功。
音樂會以綿遠悠揚的琴歌《臥龍吟》開場,全體演員身著傳統的漢服登場,河北清霖琴社社長魏勝寶先生用三段往復的吟唱,帶領觀眾一起進入到了古琴的世界當中。緊接著,中國古琴學會教師、濰坊北海琴社的社長趙梓皓先生用一曲《流水》,向現場觀眾講述了俞伯牙與鐘子期的千古知音佳話,也闡釋了作為中國音樂靈魂與精髓的《流水》獨特的魅力與動人的旋律。
由白云龍、趙梓皓、魏勝寶、石玉及肖瀟等五人所帶來的現代琴曲《三峽船歌》,不同于以往的獨奏,以古琴齊奏的方式,用鏗鏘有力的節奏展示出高亢嘹亮的船夫號子,把音樂會帶入了第一個小高潮。
中國古琴學會理事、天津琴院教務主任石玉先生演奏了由他所整理的古曲《李陵思漢》,又將觀眾的思緒帶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進入了充滿悲劇色彩的歷史人物李陵的世界之中。
作為本次音樂會的特邀嘉賓,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天津琴院院長、著名古琴演奏家張子盛先生為濰坊的觀眾們帶來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廣陵散》,此曲曲調激烈,與正統古琴“清微淡遠”的風格大相徑庭,令在場的所有觀眾為之震撼與贊嘆,全場掌聲雷動,音樂會也隨之進入了第二個高潮。
接著,由石玉、魏勝寶和白云龍三人齊奏的現代琴曲《勝利操》,又將時空轉換到解放后的新中國,用古琴模擬出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的聲響效果,展現了人民歡欣鼓舞的熱烈場面。
北海琴社社長趙梓皓先生的第二首獨奏曲目《搗衣》,是山東諸城派的經典代表曲目,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哀婉幽怨的樂曲將“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千古詩篇演繹地恰到好處。
中國古琴學會理事、河北清霖琴社社長魏勝寶先生帶來他所創作的新曲《蘭陵王》,蒼茫宏大的曲風、大膽創新的演奏技巧、反復回響的主旋律……這曲堪稱英雄史詩的古琴巨作打動了在場每一位觀眾的心。
最后一曲《普庵咒》,全體演員再次以漢服登場,隨著簫聲、箏聲及打擊樂的伴奏一起,古琴的合奏更顯莊嚴肅穆,使觀眾如臨古剎。此曲結束之后,現場的掌聲經久不息,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演員們加演了一曲《滄海一聲笑》。熟悉的旋律一響起,臺下的六百多名觀眾竟自發地隨著曲子開始擊掌合拍,與臺上的演奏者們一起完成了這首歡快的樂曲,使音樂會達到了最后的高潮,也為“北海之春”古琴專場音樂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平安頌——首次“齊魯古琴雅集”記聞
2011-12-28 20:15:46
西歷2011年12月24日,是西方的平安夜,在這樣一個充滿西方意義的日子,在濰坊人民公園“歸真園”內的“綠蔭堂”茶館,卻舉行了一場充滿中國傳統味道的、由山東多個城市的琴友以及部分外省琴友參加的“齊魯古琴雅集”。從晚六時許至十時許,“綠蔭堂”內琴聲悠悠,祥和寧靜,整個氣氛就象一首東方神韻的平安頌。
此次雅集的發起,源于在“濰坊古琴交流群”聊天時我的一個提議。當時我建議元旦前夕,大家搞一次山東各地琴友的聯誼雅集,一來交流琴藝,二來互通感情。并希望這種聯誼每年一次,每次由一地做東。此議一出,大家均表贊同。濰坊牟昌非表示首次雅集由濰坊做東,此后他們便開始著手準備。牟昌非聯系了“綠蔭堂”作為雅集地點,茶館老板陶女士愿意免費出借場地,但不提供茶水,王新先生自己出錢支付了茶水費??梢哉f,為了這次雅集的順利舉行,濰坊方面諸多熱心人付出了很多,在此一并感謝。
大體準備就緒后,牟昌非開始分頭給各地琴友發通知。本來初衷只是琴友之間的雅集,沒想到昌非聯系了幾位知名琴家,南京的茅毅先生、青島的妙鏡法師、姜抗生先生也都應允參加,這無疑是對這次山東琴友聯誼雅集的支持和鼓勵,也為此次雅集增色不少!
此次雅集,除東道主濰坊以外,共有來自東營、淄博、聊城、諸城、青島等地的琴友和愛好者共六十余人(其中也包括茅毅先生來自北京、南通、蘇州、漳州等地的省外弟子數名)。值得一提的是:茅毅先生23日剛剛在諸城舉行了自己的師生演奏會,24日下午又舉辦了一次諸城的雅集,傍晚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濰坊。茅先生這種為了弘揚古琴不辭辛勞的精神,著實令人感佩!
雅集開始前,昌非等人先去布置場地、調試音響。室內正前方有一小型舞臺,上方懸掛“齊魯古琴雅集”的橫幅,正對舞臺,依次排列桌椅七八排,每排可坐七八人。晚六時許,“綠蔭堂”內前來參加雅集的各地琴友陸續到了,依次在門口的折頁簽到簿上簽名入場。
牟昌非是濰坊琴友的召集者,也是歷次濰坊雅集的主要組織者,本次雅集由昌非客串主持。晚七點二十,人已到齊,雅集正式開始。先由濰坊著名書畫家王新先生開場白,然后由“綠蔭堂”老板陶女士介紹“綠蔭堂”的歷史,最后進入演奏環節。
雅集演奏曲目如次:
《寒山僧蹤》(聊城:劉燕撫琴、楊傳濤吹簫)
《流水》(東營:張良杰)
《憶故人》(淄博:孫翰青)
《酒狂》(青島:辛磊)
《鶴舞洞天》(青島:姜抗生先生)
《秋鴻》(濰坊:趙梓皓)
《梅花三弄》(北京:王晶)
《憶王孫(琴歌)》(聊城:劉燕)
《漁歌》(青島:于軍)
《良宵引》(濰坊:陳曉清)
《平沙落雁》(青島:妙鏡法師)
《石上流泉》(南通:宋衛)
《長門怨》(南京:茅毅先生)
《長門怨》(青島:李冰宇)
《流水》(江西:陳杰)
《鷗鷺忘機》(青島:林勤剛)
《平沙落雁》(淄博:翟大鵬)
《秋夜讀易》(蘇州:梁熾)
《耕莘釣渭》(泉州:李作舟)
《秋江夜泊》(南京:茅毅先生)
雅集自晚七點半開始,至十點結束,歷時兩個半小時,共有十九人演奏,彈曲凡二十首。
演奏結束后,茅毅先生、姜抗生先生、妙鏡法師分別致辭,表達了對本次雅集及廣大琴友的祝福和期望。然后大家合影留念,各地琴友也適時地互相交談、增加感情。
雖然這是山東琴友的首次聯誼,承辦方面也缺少經驗,但從雅集的氣氛和最終的效果來看,還是相當成功的。我相信,以后必然會越辦越好的。
王新先生開場白
陶女士介紹“綠蔭堂”
牟昌非客串主持
劉燕(琴)、楊傳濤(簫):《寒山僧蹤》
張良杰:《流水》
孫翰青:《憶故人》
辛磊:《酒狂》
姜抗生先生:《鶴舞洞天》
趙梓皓:《秋鴻》
王晶:《梅花三弄》
劉燕:《憶王孫(琴歌)》
于軍:《漁歌》
陳曉清:《良宵引》
妙鏡法師:《平沙落雁》
宋衛:《石上流泉》
茅毅先生:《長門怨》
李冰宇:《長門怨》
陳杰:《流水》
林勤剛:《鷗鷺忘機》
翟大鵬:《平沙落雁》
梁熾:《秋夜讀易》
李作舟:《耕莘釣渭》
茅毅先生:《秋江夜泊》
全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