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男
年齡:59 歲
技術職稱:工藝美術師
榮譽職稱: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 市級傳承人
從藝品類:高密撲灰年畫
從藝年限:38年
單位及職務: 高密市順聚永畫社
所屬地區:高密市
師承:父親:王增杰
徒弟:
瀏覽次數:7831
王俊波,男,漢族,1963年1月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紅高粱之鄉,姜莊鎮東王家城子村?,F為工藝美術師,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省、市級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旅游局商會會員,省旅游手工藝商品百強必買高密定點展銷處,濰坊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2008年榮獲“中華文藝精英”稱號,2011年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農村優秀文化人才”2012年榮獲國家級“感動中國杰出文化傳承人”。
自幼師承父親王增杰習畫,深得祖上真傳,系高密撲灰年畫世家王氏畫派“順聚永”第六代正宗傳人。1980年8月-1992年專業撲灰年畫創作學習,1992年6月至今專業撲灰年畫研究創作,順聚永畫店掌門人。30多年來,精心專業學習研究、創作。使“順聚永”畫店自古到今在高密紅高粱大地上,依不凡的傳統技藝,淡寫飄逸的色彩畫風,吉祥如意的題材創意名盛不衰。
七十年代,風華正茂的青少年王俊波正趕上高密民間藝術“撲灰年畫”的搶救和挖掘整理初期階段,深受焦巖峰、魯鴻恩和父親等優秀老前輩的直接指導和影響,博得了對撲灰年畫的酷愛和追求。經幾十年的潛心研究與創作,從實踐中博眾家之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技法,其作品畫風在不失傳統的基礎上,細膩清麗,且絲絲誘人,淡寫飄逸中洋溢著清新喜慶,古樸典雅中涌動著楚楚動人的靈氣,清新喜慶中洋溢著素裝玉飾的美感,其意涵深遂,作品豐富多彩,以營造祁福納祥、吉慶和諧氛圍為主,包括文明的宗教信仰、神話傳說、戲曲人物、歷史典故、花卉鳥獸等等。
多年來,許多作品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歷屆研討會上巡回展出,深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好評,有多份作品獲得過國家級、省級地方的榮譽證書,國內外許多好友、專家、博物館均將佳作收藏。并且營銷市場很寬,深得客戶厚愛。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的領導張道一先生、山東省工藝美術學院唐家路教授,新華社最高記者馬克先生、工藝美術學會李綿路老前輩和中央美院博松年教授等等,都曾多次到過我“順聚永”畫店參觀指導。并且囑托我們在繪畫過程中勿忘傳承大業,至今培養弟子已有10多人,從業實際繪畫弟子多人,傳承民族文化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職責,為感恩政府人力財力政策的支持,肩負起前輩未完成的傳承重任,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完成這一神圣的歷史使命。
2008年榮獲“中華文藝精英”稱號。
2010年2月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
2011年3月被評為“山東省農村優秀文化人才”。
2012年4月被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第二批濰坊市民間藝術大師。
2012年榮獲國家級“感動中國杰出文化傳承人”。
2015年11月,被評為濰坊市第五屆工藝美術大師。
2016年2月晉升為“工藝美術師”專業技術職稱。
2016年4月由濰坊市輕工行業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等部門授予“濰坊工藝美術撲灰年畫界領軍人物”稱號。
山東省手工藝制作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濰坊市政協委員。
2002年代表作品《馬到成功》、《八仙獻壽》被《維坊書畫美術名人》刊登。
2007年11月作品《喜相逢》榮獲“北京國際健康健美長壽論壇”“長壽和諧杯”金獎,并被《中國書畫名家》刊登。
2009年8月《村姑踢毽》獲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齊魯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
2009年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學會“鄉土獎”銀獎;《水滸英雄》長卷獲省級金獎,《農民日報》和市級日報晚報做了大量報道;在本次年會的大會拍賣會上三件作品《長卷水滸英雄》、《四條屏24孝》、《三星兆瑞》被北京市收藏家辛華老師收藏,并且作品《三星兆瑞》榮獲本屆年會“金獎”。
2011年4月《村姑踢毽》獲濰坊第四屆文展會民間藝術展金獎。
2012年4月《五了獻壽》獲濰坊第五屆文展會觀眾最喜愛的民間藝術精品。
2012年6月《母愛無邊》獲山東省農民書畫美術精品展金獎。
2012年10月《三星兆瑞》獲第四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鄉土獎”金獎。
2016年4月撲灰年畫《門神》在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獲金獎。
2017年4月撲灰年畫《金雞報曉》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獲得金獎。
20143.1
與先生交流年畫藝術 展示制作年畫步驟
與前輩合影 與人民日報記者馬克探討藝術
解讀撲灰年畫 傳承文化精髓
2012年10月30日
“順聚永”第六代傳承人王俊波
撲灰年畫是我國民間年畫中的一個古老畫種,始見于明代成化年間,盛行于清代。從現有的資料看,全國只有高密一地存在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30多個村莊。撲灰年畫對繪畫材料要求非常嚴格,比如描線的柳枝需是風死兩年的老柳樹枝子,打開后木質好、不腐爛,柳條發育沒有空心。這樣的木炭厚度綿軟,有厚重感,所以撲灰出來的年畫數量就多,最多可以達到25張。
王俊波,男,漢族,1963年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姜莊鎮東王家城子村?,F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和濰坊市手工藝制作大師,濰坊市政協委員,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2008年榮獲“中華文藝精英”稱號,2012年榮獲國家級“感動中國杰出文化傳承人”,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農村優秀文化人才”。
作品《村姑踢毽》 作品《富貴有余》
王俊波自幼師承父親王增杰習畫,深得祖上真傳,30多年來專業精心研究、創作繪畫,系高密撲灰年畫世家王氏畫派“順聚永”第六代傳人。其工作室“順聚永”自古到今是高密知名度最高,最紅火的畫店。
在七十年代,王俊波正趕上高密民間藝術“撲灰年畫”的搶救和挖掘整理初期階段,深受焦巖峰、魯鴻恩和父親等優秀老前輩的直接指導和影響,促使他對撲灰年畫的酷愛和追求。經幾十年的潛心研究與創作,他從實踐中博眾家之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技法,其作品畫風細膩清麗且絲絲誘人,淡寫飄逸中洋溢著清新喜慶,古樸典雅中涌動著楚楚動人的靈氣,清新喜慶中洋溢著素裝玉飾的美感。其作品意涵深遂,豐富多彩,以營造祈福納祥、吉慶和諧氛圍為主,包括文明的宗教信仰、神話傳說、戲曲人物、歷史典故、花卉鳥獸等等。
王俊波向記者介紹說,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后經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復印多張。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后在重點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撲灰年畫多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卉為題材。
記者在采訪中獲知,多年來王俊波的作品多次參展并獲得了不少榮譽。代表作品《馬到成功》、《八仙獻壽》2002年被《維坊書畫美術名人》刊登;2007年作品《喜相逢》等被《中國書畫名家》刊登,并且在2007年榮獲“北京國際健康健美長壽論壇”“長壽和諧杯”金獎;2008年《村姑踢毽》榮獲省市級金獎;2009年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學會“鄉土獎”銀獎;《水滸英雄》長卷獲省級金獎,《農民日報》和市級日報晚報做了大量報道;在本次年會的大會拍賣會上三件作品 《長卷水滸英雄》、《四條屏24孝》、《三星兆瑞》被北京市收藏老師收藏,并且作品《三星兆瑞》榮獲本屆年會“金獎”。12年來許多作品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歷屆研討會上巡回展出,深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好評,多份作品獲得過國家級、省級地方的榮譽證書,國內外許多好友、專家、博物館均將佳作收藏。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的領導先生、新華社記者先生、工藝美術學會領導李綿路老前輩和中央美院博教授等等,都曾多次到過“順聚永”畫店參觀指導。
王俊波告訴記者自己在繪畫過程中勿忘傳承大業,至今培養弟子已有10多人,傳承民族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職責,肩負起前輩未完成的傳承重任,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完成這一神圣的歷史使命。(記者
高楊 王志風)
高密新聞網
民間藝人王俊波
高密新聞網 2010-5-1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成員的高密市民間藝人王俊波,癡情撲灰年畫30余年,他繪制的《喜相逢》、《紫氣東來》等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獎項。圖為他正在為前來學藝的愛好者講解有關繪畫技巧。 宋永雙攝